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乌氏粘度仪粘度测试范围

乌氏粘度仪粘度测试范围
更新时间:2025-10-27      阅读:40
  乌氏粘度仪作为测定液体粘度的经典仪器,其测试范围覆盖了从低粘度溶剂到高粘度聚合物溶液的广泛领域,不同型号和测试方法的组合可满足多样化科研与工业需求。
 

 

  一、典型测试范围
  标准乌氏粘度仪的常规测试范围为0.5-10,000mm²/s(动力粘度),对应流出时间通常在20-500秒之间。对于低粘度液体,需选用细内径毛细管(如0.4-0.53mm)以获得足够的压差;中等粘度液体适用常规乌氏粘度计;高粘度样品则需要配备宽口径毛细管或改良型乌氏粘度仪。
  二、影响测试范围的三大因素
  1.毛细管规格:乌氏粘度计通过不同内径(0.3-1.03mm)和长度的毛细管组合调节测量范围。细毛细管适合低粘度流体,但要求更高的驱动压力;粗毛细管可测量高粘度样品,但测量精度相对降低。
  2.测试方法:采用单点法时,测试范围较宽但精度受限;多点法通过系列浓度稀释可实现0.1-100mm²/s高精度测量,特别适用于高分子溶液分子量推算。
  3.温度控制:在25℃标准温度下,常规仪器可稳定测量上述范围;当测试高温或低温流体时,需配备相应温控系统,此时测试范围可能收缩至原范围的1/5-1/10。
  三、特殊应用与扩展
  对于超出常规范围的异常粘度样品:超低粘度流体(<0.5mm²/s)可采用微毛细管乌氏粘度仪或Ubbelohde改良型;超高粘度材料(>10,000mm²/s)则需要旋转粘度计或落球式粘度仪辅助测量。部分仪器通过自动计时和温控系统,将测试精度提升至±0.1秒,扩展了其在纳米流体、生物大分子溶液等前沿领域的应用。
  乌氏粘度仪的粘度测试范围体现了仪器设计的精妙平衡,从精细化工中的低粘度溶剂检测到材料科学中的高分子特性研究,合理选择仪器规格与测试条件,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流体性质分析中的独特优势。理解这一科学边界,对获得准确可靠的粘度数据至关重要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