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微量乌氏粘度计是一种用于准确测量液体粘度的经典仪器,属于毛细管粘度计的重要分支。其核心优势在于 “半微量”—— 仅需较少量样品即可完成测试,兼具高精度与样品经济性,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、医药、化工、食品等领域。
其核心功能包括:
粘度测量:直接测定液体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,适用于稀溶液(如聚合物溶液、食品添加剂)的精准分析。
分子量表征:通过特性粘数与粘均分子量的Mark-Houwink方程关联,为高分子材料(如聚乙烯醇、聚丙烯酰胺)的分子量测定提供关键数据。
工艺优化:在食品、制药、化工等领域,用于评估配方调整、加工工艺对产品粘度的影响,指导生产参数优化。
半微量乌氏粘度计的精度依赖规范操作,需注意以下要点:
清洗与干燥:每次测试后,需用溶剂反复冲洗毛细管和管段,避免残留样品影响下次测试;清洗后需烘干,禁止残留水分。
严格控温:温度对粘度影响较大,需将粘度计完*浸入恒温水浴,待样品温度与水浴平衡后再测试。
无气泡操作:加注样品时需缓慢,避免产生气泡;若出现气泡,需用洗耳球轻轻排出。
正确计时:计时需从液体弯月面恰好到达 “上刻度线(E)” 开始,至弯月面到达 “下刻度线(F)” 结束,视线需与刻度线平齐。
仪器校准:新仪器或长期使用后,需用标准液体校准 “仪器常数 K”,确保计算结果准确。